月田园活动需要邀请哪些嘉宾?这份清单请收好
周末去郊区参加农事体验时,看见几位戴草帽的老伯正在田埂上教孩子们插秧。忽然想到,要是咱们自己办月田园活动,该请哪些嘉宾才能既有专业度又有烟火气呢?
一、农业领域不能少的三类专家
记得去年参加有机农场开放日,有位农科院专家用竹竿比划着讲解土壤结构,把复杂的知识说得像炒菜一样简单。
1. 科研机构的实力派
- 中国农业科学院土壤修复专家
- 省级农科所的果蔬栽培研究员
- 农业大学教授(专攻有机种植方向)
2. 田间地头的实战家
嘉宾类型 | 邀请理由 | 推荐人选 | 数据来源 |
种粮大户 | 分享规模种植经验 | 全国十佳农民获得者 | 农业农村部2023年公示名单 |
新农人代表 | 展示智慧农业应用 | 农业无人机操作冠军 | 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 |
二、文化板块的灵动元素
上次在稻田艺术节见到非遗传承人用稻草编出活灵活现的龙灯,孩子们眼睛都看直了。
- 省级非遗传承人(草编、竹编类)
- 乡土文学作家(代表作需涉及农耕题材)
- 民俗摄影家(具备策展经验者为佳)
特别提醒:
根据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数据,83%的传统手工艺人更倾向参加有实操环节的活动,记得准备体验区。
三、传播矩阵的关键人物
传播渠道 | 适配嘉宾 | 内容形式 |
短视频平台 | 三农领域头部博主 | 现场直播+话题挑战 |
亲子社群 | 自然教育机构创始人 | 定制化活动课程 |
认识位做乡村旅游公众号的主编,他说每次活动最缺的就是能即兴创作的摄影大咖。这话倒是提醒咱们,得提前三个月约拍纪实摄影师。
四、特别加分项嘉宾
- 米其林餐厅主厨(擅长在地食材开发)
- 儿童自然教育导师(持有国际认证资质)
- 驻村艺术家(有大地艺术作品者优先)
秋千架旁的茶歇区飘来米香,原来是请来的糕点师正用现磨米粉做传统茶果。这样的场景,或许就是活动最动人的注解。
评论
◎欢迎参与讨论,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、交流您的观点。
网友留言(0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