上周末去老张家的收藏室喝茶,他神秘兮兮地从锦盒里掏出一把木勺,勺柄上刻着虬髯大汉的浮雕,说是清代程咬金主题的老物件。我摩挲着凹凸不平的雕刻痕迹,突然想起去年在潘家园见过类似的物件被拍出六位数高价。这种老勺皮肤,究竟藏着什么门道?
一、老勺皮肤背后的江湖传说
要说程咬金老勺皮肤的来历,得从清中期的江湖规矩说起。那时候跑马帮的汉子们腰间别的不只是酒葫芦,还会挂把刻着程咬金像的木勺。有老辈人告诉我,这跟"混世魔王保平安"的讲究有关——程咬金在民间故事里是福将,据说能镇得住长途跋涉的凶险。
- 嘉庆年间《燕市货声》记载:"程爷木器,车船店脚牙必备"
- 河北邢窑遗址出土的陶范显示,这类纹样最早可追溯至明万历
- 2018年洛阳古玩市场出土的货运清单显示,每支商队至少携带三把
1.1 雕刻里的门道
真品老勺皮肤的程咬金像有个特点:斧头永远朝左。这可不是工匠偷懒,而是暗合"左青龙"的方位讲究。去年在杭州拍卖会上,有把斧头朝右的清代木勺,被行家当场指出是民国仿品。
二、材质与工艺的百年较量
别看这些老勺现在灰扑扑的,当年选料可比现在讲究多了。南方藏家偏爱黄花梨的油润,北方玩家则推崇枣木的硬朗。不过要说最金贵的,还得数用雷击木制作的,听说这类物件在雷电多发的云贵地区,至今还能从老宅房梁上偶然发现。
材质 | 存世量占比 | 近五年涨幅 | 保养难度 |
黄花梨 | 12% | 170% | ★★★ |
枣木 | 35% | 80% | ★ |
雷击木 | 3% | 300% | ★★★★★ |
2.1 包浆里的时光密码
前阵子帮朋友鉴定过一把号称光绪年间的老勺,结果用放大镜细看包浆层,发现油脂渗透纹路呈放射状——这是现代砂纸打磨的痕迹。真正的老物件,包浆应该是层叠生长的云纹,就像老树的年轮一样自然。
三、收藏市场的冰与火
去年春天在北京拍卖会,有把程咬金老勺皮肤拍出了92万高价,结果三个月后类似物件在西安只拍到38万。这种价格波动跟地域审美差异密切相关——北方藏家更看重物件的实用痕迹,南方买家则偏爱品相完整的藏品。
- 2021年长三角地区成交均价:64万元
- 同年度京津冀地区成交均价:47万元
- 品相完好的物件溢价空间可达200%
3.1 赝品辨识三诀窍
现在市面上流通的仿品主要有三大破绽:斧头开刃角度过锐、腰带褶皱数量不符、靴底纹路过于规整。去年有位老先生拿着放大镜数程咬金腰带的褶皱,说是真品必定十三道半,暗合"十三太保"的说法。
四、未来十年的收藏风向
最近听说海外拍卖行开始关注这类民俗物件,去年苏富比春拍上,一把程咬金铜勺拍出了28万美元。不过要我说,真正的好东西还是在民间。上周在山西收旧货的朋友说,某个老宅拆房梁时发现整盒未使用的老勺,上面的程咬金像还带着当年金漆的残光。
如今走在琉璃厂的青石板路上,常能听见摊主们用手机播放单田芳的评书《程咬金外传》,旁边摆着几把做旧的新木勺。倒是那些真正从旧时光里走来的老物件,越发安静地躺在藏家的玻璃柜里,偶尔被把玩时发出的细微摩擦声,仿佛在诉说百年前马帮汉子的江湖故事。
网友留言(0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