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五人格最初的背景设计:一场维多利亚时代的黑暗童话
凌晨三点半,我盯着电脑屏幕第N次重玩第五人格新手教程,突然意识到这游戏的背景故事比表面看起来要复杂得多——它根本不是简单的"猫鼠游戏",而是一个裹着哥特糖衣的心理学实验。今天咱们就掰开揉碎聊聊,网易是怎么把19世纪末的伦敦雾霾、精神分析学和蒸汽朋克炖成一锅让人上头的黑暗料理的。
一、那个疯人院里的灵感火花
2016年网易的美术团队在伦敦采风时,有个特别邪门的发现:大英博物馆里藏着份1888年的疯人院病历,记录着医生用"追捕游戏"治疗妄想症患者。主策划后来在访谈里说(见《游戏人》第384期),这个冷知识直接炸出了游戏的核心玩法——"当监管者举起火箭椅时,其实是在执行他认知中的'治疗'"。
- 现实原型:伦敦贝特莱姆皇家医院,维多利亚时代著名的"恐怖景点",游客花两便士就能围观精神病人
- 游戏化处理:把电疗仪器变成火箭椅,拘束衣演化成各种角色时装
- 最细思极恐的细节:游戏里永远阴沉的天空,其实是模仿当年伦敦的"杀人雾霾"
二、角色设计里的时代密码
你们有没有发现,早期角色都带着浓浓的世纪末焦虑?我来列个表说明:
角色 | 历史原型 | 社会隐喻 |
医生艾米丽 | 伦敦最早的女医学生 | 职业女性面临的道德审判 |
律师弗雷迪 | 开膛手杰克案中的伪证律师 | 法律体系的虚伪性 |
园丁艾玛 | 切尔西毒园丁事件 | 维多利亚园艺热背后的阶级矛盾 |
特别是小丑裘克的设计,团队参考了1880年埃克塞特马戏团纵火案的庭审记录——那个笑着点燃帐篷的侏儒演员在法庭上说:"当世界把你当笑话,你只能把世界变成更大的笑话。"这句话直接写进了角色台词本。
三、地图里藏着的伦敦碎片
红教堂的彩窗图案其实是倒置的圣保罗大教堂;军工厂生锈的管道排列方式,和1893年伦敦地下蒸汽管网设计图完全一致。最绝的是湖景村那张图,原型是怀特岛上的鬼村,策划组在那里找到的渔民日记写着:"当浓雾吞没灯塔时,出海的人会看见颠倒的教堂尖顶"——这不就是游戏里的里世界机制吗?
- 白沙街疯人院:墙上的涂鸦用的是真实患者的手记笔迹
- 永眠镇电车:1897年伦敦地铁自杀事件的变体
- 月亮河公园:参考了水晶宫博览会后的废弃游乐场
记得有次版本更新后,有玩家在湖景村小船底下发现了刻着的"JTR1888",这个彩蛋让考据党们疯了三个月——直到官方暗示这只是美术组某位成员的恶作剧。
四、被砍掉的黑历史设定
早期测试版有个更暗黑的背景框架,后来因为审查压力改掉了:
1. 原本所有求生者都是已死之人,游戏过程是"灵魂重复死亡瞬间" 2. 监管者原型都是真实历史杀人魔,包括用手术刀当武器的"医生" 3. 胜利动画会显示角色生前的报纸讣告
现在游戏里还能找到痕迹——侦探的档案柜里那些泛黄的剪报,最初设计是会自动显示玩家上一局角色的"真实死因"。
凌晨四点的咖啡已经见底,窗外的天色和游戏里的永眠镇越来越像。可能这就是第五人格最成功的地方——它把维多利亚时代那些最阴郁的都市传说,变成了我们指尖可以触摸的哥特童话。下次玩的时候不妨注意下,那些吱呀作响的木门声,其实是采样自伦敦老宅真实的门轴录音...
网友留言(0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