重阳节游戏问答:传统服饰与配饰里的千年密码

频道:游戏攻略 日期: 浏览:1

一、登高时穿什么才应景

咱们常说"重阳登高看茱萸",可你知道古人登山穿的"登高服"有多讲究吗?明代《酌中志》记载,重阳这天从皇帝到百姓都要穿绛色衣裳,这种介于大红与深红之间的颜色,既能彰显节日喜庆,又不会像正红色那般刺眼。

重阳节服饰解码:千年传统与现代穿搭

  • 面料玄机:官员用云锦暗纹提花,百姓穿棉麻扎染
  • 袖口设计:特意收窄三寸方便攀爬
  • 腰间标配:双层素缎荷包,上层装茱萸,下层放干粮

1.1 茱萸佩的演变史

唐代姑娘们会在裙带上系"茱萸铃",走起路来叮当作响。宋朝文人则流行在玉佩下缀茱萸纹样的流苏,根据《东京梦华录》记载,汴梁城东的玉器铺子每年八月初就开始赶制这类佩饰。

朝代 主要材质 佩戴方式 文献依据
银鎏金 腰带悬挂 《新唐书·车服志》
和田玉 系于玉佩 《武林旧事》
景泰蓝 胸前挂件 《天水冰山录》

二、菊花簪的七十二变

老太太们插的菊花簪可不是随便戴的,清代江南地区有"三不戴"讲究:花瓣数忌单、簪身忌直、花蕊忌露。苏州博物馆藏的清代累丝菊花簪,用0.3毫米的金丝编出十八弯的造型,完全符合这些规矩。

重阳节服饰解码:千年传统与现代穿搭

2.1 重阳头面暗语

  • 未婚女子簪单朵雏菊
  • 新媳妇戴并蒂双菊
  • 老妇人插满冠金菊

福建漳州至今保留着"斗菊冠"习俗,女人们把菊花簪组合成冠状头饰,簪子数量代表儿孙数目。去年重阳节,当地非遗展示会上有位阿婆顶着37支菊花簪亮相,引得游客连连拍照。

三、现代游园会的复古穿搭

北京陶然亭公园的重阳游园会上,汉服社团设计的"轻量版"重阳装正流行。上衣改用透气性更好的天丝麻,下摆从三尺收至二尺二,既保留古风又方便活动。最妙的是茱萸香囊改成了磁吸扣设计,再也不用担心登山时掉落。

广州西关老街的银匠老铺今年推出"可拆卸茱萸簪",把传统的固定式发簪改成三段卡扣式。早上登山时戴小茱萸,午宴换成金菊花,晚上赏月又能变成素银簪,一件首饰玩转全天活动。

网友留言(0)

评论

◎欢迎参与讨论,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、交流您的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