钉钉活动报名后,如何让用户觉得「被重视」?

频道:游戏攻略 日期: 浏览:1

上周三下午,行政部小王端着咖啡杯经过我工位时突然停下:「张哥,咱们用钉钉搞的周年庆活动,报名300人实际到场不到80人,老板刚才发火了...」看着他发际线又上移了半厘米的额头,我突然意识到,活动报名只是开始,后续的用户沟通才是关键战场。

一、确认通知:给用户吃下「定心丸」

记得去年部门团建时,我报名后整整三天没收到任何确认信息,直到出发前夜才在钉钉群里看到@全体成员的通知。这种不确定感就像网购下单后没有物流信息,总让人想申请退款。

1. 确认通知的「黄金三要素」

  • 即时性:用户点击提交按钮的5分钟内,系统自动发送确认消息
  • 完整性:包含活动时间(精确到分钟)、地点(带地图链接)、联系人(真人姓名+分机号)
  • 温度感:在模板里加入「已为您预留座位」「期待与您面对面交流」等人性化表述
传统确认方式优化后方案触达率提升
统一群发通知个性化称呼+报名内容回显63%→89%
纯文字提醒图文卡片+导航按钮打开率提升2.1倍
单向推送带反馈入口的消息模板用户咨询量下降47%

二、智能提醒:在遗忘曲线前「抢跑」

上个月参加行业峰会时,我手机里先后收到3次提醒:提前7天的日程同步、前3天的物品清单、当天早上的实时交通提醒。这种「刚刚好」的提醒节奏,让我这个健忘星人顺利参会。

2. 多频次触达的「记忆保鲜法」

  • 活动前72小时:发送电子邀请函+日程清单
  • 活动前24小时:推送天气提示+着装建议
  • 活动前2小时:开启实时导航+签到二维码

三、反馈闭环:把单向通知变成对话

上周参加客户答谢会时,主办方在钉钉上发来问卷,我随手勾选的「希望增加交流环节」,没想到第二天就收到定制化的分论坛邀请。这种被重视的感觉,比收到纪念品更让人愉悦。

3. 双向沟通的「三个魔法问题」

  • 会前:您最想了解的议题是?(可多选)
  • 会中:当前内容对您有帮助吗?(实时评分)
  • 会后:您愿意成为我们的活动大使吗?(荣誉激励)

看着小王重新设计的沟通方案在测试群获得满屏点赞,我端起已经凉掉的普洱茶走到窗边。城市霓虹映在玻璃上,恍惚看到300人的活动现场座无虚席。或许好的用户沟通就像这杯茶,温度刚好时,自然会有人愿意品。

钉钉活动报名后的用户沟通策略

网友留言(0)

评论

◎欢迎参与讨论,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、交流您的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