阴阳师被曝抄袭原神视频?这事儿咱得掰开了揉碎了说
昨晚刷微博的时候,突然看到热搜上挂着#阴阳师抄袭原神#的词条,手里的薯片差点掉键盘上。作为一个两款游戏都玩过200小时以上的老咸鱼,我第一反应是:"啊?网易和米哈游又打起来了?"结果点开一看,原来是某位UP主做的对比视频火了,说阴阳师新式神"季"的宣传动画里,有几个镜头和《原神》角色"纳西妲"的PV高度相似。
这事儿到底咋回事?
我连夜把两个视频下载下来,用剪辑软件一帧帧对比。说实话,刚开始看那个对比视频确实有点唬人——两个角色都有在森林里伸手触碰光点的动作,都有镜头从脚部往上推的特写,甚至连树叶飘落的角度都迷之相似。但仔细看第三遍的时候,我发现事情没那么简单。
- 相似点1:森林场景+光影效果(但阴阳师是枫叶林,原神是雨林)
- 相似点2:角色伸手接光粒子的动作(不过季是接枫叶,纳西妲接的是绿色光点)
- 争议点:那个从下往上的运镜,其实《Fate/Grand Order》2016年就有类似镜头
对比项 | 阴阳师"季"PV | 原神"纳西妲"PV |
发布时间 | 2023年11月 | 2022年10月 |
场景构成 | 红枫+日式庭院 | 热带雨林+须弥建筑 |
核心动作 | 接住飘落的枫叶 | 捕捉知识光点 |
业内朋友偷偷跟我说...
凌晨两点给做动画的朋友发微信,他回得倒快:"现在3D动画都是拿现成动作库改的,你说的那几个镜头,我们在动画师生存手册里都能找到原型。"后来翻了他发我的资料,发现伸手接物的动作在迪士尼1991年《美女与野兽》里就有类似表现。
玩家们都在吵什么?
贴吧和NGA已经吵出三千多层楼了,大概分三派:
- 鉴抄派:"运镜分镜一模一样!网易不要脸!"
- 反鉴抄派:"森林场景也算抄?那全世界游戏都在抄塞尔达"
- 吃瓜派:"打起来打起来,我要看血流成河.jpg"
最搞笑的是有网友翻出2018年《阴阳师》玩家说《原神》抄袭的旧帖,现在评论区全是"回旋镖""时空警察出警"的调侃。要我说啊,这种既视感争议在游戏圈都快成月经帖了,上次《崩坏:星穹铁道》和《FF14》的UI之争也是闹得沸沸扬扬。
法律上到底算不算抄袭?
查了著作权法实施条例和几个游戏侵权判例,发现这种程度的相似性很难构成法律意义上的抄袭。北京互联网法院2021年有个类似案子,判决书写得很明白:"单个动作或通用场景属于思想范畴,不受著作权保护"。不过道德层面的争议就另说了...
为什么这类争议越来越多?
泡着咖啡写到这儿,突然想到个有意思的现象——现在游戏美术的内卷程度,已经让"既视感"变得不可避免。去年参加GDC听了个演讲,数据显示:
- 主流3A游戏角色多边形数量5年翻了4倍
- 玩家对画面精度的阈值每年提高23%
- 85%的动画师会参考其他作品找灵感
这就导致大家的作品越来越像精致的高考作文——用的都是同样的修辞手法,写的都是类似的议论文结构。就像你没法说用"光阴似箭"是抄袭"日月如梭"一样,很多游戏美术资源现在也面临这种困境。
开发者们的真实困境
想起之前某次线下交流会,有个独立游戏制作人吐槽:"现在做个人物跑步动画都要查三天专利库,生怕哪个抬腿角度和别人注册过的一样。"这话虽然夸张,但确实反映了行业现状。特别是二次元赛道,大眼睛、小嘴巴的人设框架就那么大,创新空间其实很有限。
天快亮了,显示器右下角跳出阴阳师日常任务提醒。看着游戏图标突然觉得,这场争论最魔幻的地方在于——两款游戏的玩家群体明明高度重合,我好友列表里70%的人都是双修玩家。结果每次有点风吹草动,社区就能瞬间分裂成两个对立的阵营。
隔壁传来早班公交的声音,最后看了眼微博,发现原神官微最新发的还是常规活动公告,而阴阳师那边...哦,他们在庆祝崽战冠军诞生。可能对官方来说,这种节奏早就是家常便饭了吧。顺手把写到一半的文档保存,标题改成了《关于游戏圈鉴抄文化的观察笔记》——这年头,与其争谁抄了谁,不如想想为什么我们总会第一时间往最坏的方面揣测。
网友留言(0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