线下会员活动中有哪些有效的沟通技巧
线下会员活动里,那些让人舒服的说话门道
上周参加闺蜜组织的读书会,看着新来的小姑娘手忙脚乱地给会员倒水,话都说不利索的样子,突然想起我刚入行那会儿。其实跟人打交道这事儿啊,就像煲汤,火候到了自然香。今天就跟大伙儿唠唠,这些年我在线下活动里摸爬滚打总结的沟通秘诀。
把耳朵当雷达使
前年帮瑜伽馆策划会员日,有个五十多岁的阿姨总抱怨课程安排。我当时学《沟通的艺术》里的反射式倾听,特意搬了把椅子坐她旁边:"听您说早晨送完孙子赶不上早课特别着急?"结果阿姨当场红了眼眶,后来成了我们最忠实的客户。
好耳朵的三个开关
- 眼神交汇器:别老盯着签到表,人家说话时把手机倒扣在桌上
- 点头应答键: "嗯嗯"、"后来呢?"这些声音标签要常备
- 复读机模式:把对方关键词像回音壁一样抛回去
主动倾听 | 被动倾听 | |
身体角度 | 上半身微微前倾15° | 后仰靠在椅背 |
回应频率 | 每40秒给予反馈 | 全程沉默 |
说话像放风筝
记得第一次负责高端酒会,紧张得把准备好的话术背得跟rap似的。后来跟着《高影响力演讲》学了个绝招——呼吸锚点。现在跟会员聊天前,会先摸下口袋里的润喉糖,这个触感能让我瞬间进入松弛状态。
三句定场白
- 对养生馆阿姨:"您这丝巾颜色衬得气色真好"
- 跟年轻白领:"刚看您用钢笔做笔记特有范儿"
- 碰到带孩子的:"宝宝睫毛长得像小扇子"
肢体比嘴巴会说话
去年商场的会员日,有个妈妈抱着睡着的孩子来咨询。我下意识把资料册竖着撕成A5大小,轻声说:"这样您单手拿着方便。"这个动作让当月亲子课程报名率涨了30%。
场景 | 推荐动作 | 禁忌动作 |
收银台前 | 掌心向上的邀请手势 | 用手指敲击台面 |
休息区交流 | 45°侧身坐避免直视压力 | 二郎腿对着客户 |
救场如救火
去年中秋做手工月饼活动,烤箱突然故障。我抄起话筒就说:"咱们正好趁这个空档玩个冷知识接龙,答对三题的直接升级会员卡。"后来问卷调查显示,83%的会员对突发环节印象最深。
尴尬化解三板斧
- 转嫁法:"您这问题把我们技术大牛都问住了,小王快过来"
- 降维法:"您提醒得太及时了,我们正打算..."
- 共谋法:"咱们偷偷说,其实我也觉得..."
窗外的梧桐叶打着旋儿落下来,忽然想起明天又要筹备新的会员日。这些沟通小技巧就像口袋里的薄荷糖,关键时刻总能让人神清气爽。说到底啊,让人舒服的聊天,不过是把对方装进眼睛里的功夫。
评论
◎欢迎参与讨论,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、交流您的观点。
网友留言(0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