来伊份优惠活动反馈:收集顾客建议优化服务
来伊份优惠活动反馈:如何用顾客声音打磨服务细节
上周三下午,我在南京西路来伊份门店排队结账时,听见收银员正轻声细语询问顾客:"您觉得我们新推出的满99减20活动方便使用吗?"戴着渔夫帽的阿姨边装袋边说:"要是能在手机上看还剩多少额度就好了。"这个场景,正是来伊份今年优化服务的关键动作——把顾客建议当真。
一、优惠活动反馈收集现状
据艾瑞咨询《2023休闲食品行业白皮书》显示,82%的消费者更愿意复购有建议反馈渠道的品牌。来伊份在3000家门店统一配置的电子意见箱,每月能收到近万条有效建议。上个月我亲眼见到虹口龙之梦店长把顾客关于"周末特惠时段太短"的便签拍下来发到总部工作群。
收集渠道 | 日均反馈量 | 处理时效 | 典型建议类型 |
---|---|---|---|
门店意见箱 | 23条 | 48小时 | 产品口味、包装设计 |
小程序留言 | 57条 | 24小时 | 优惠规则、配送时效 |
电话回访 | 15通 | 72小时 | 会员权益、门店服务 |
1.1 那些被听见的顾客声音
住在徐汇区的李女士在APP留言:"积分兑换门槛能不能按季度清零?"两周后她就收到系统推送的积分滚动累计规则变更通知。这种看得见的改变,让顾客建议不再是"说了也白说"。
二、反馈收集的十八般武艺
现在的消费者可精着呢,不是随便摆个二维码就能糊弄的。来伊份在江浙沪地区试点的智能语音回访系统,通话时长从平均3分钟压缩到90秒,但有效信息提取率反而提升40%。
- 线下渠道三件套:
- 收银台即时评价器(带表情按钮)
- 试吃台的电子问卷(送5元优惠券)
- 会员日的建议墙(可贴便利贴拍照)
上周我在静安寺店看到的场景就很有意思:两个小姑娘边吃新出的芒果干,边用门店平板电脑填写问卷,完成后机器直接吐出张"买一送一"券。这种即时反馈即时奖励的模式,比冷冰冰的线上调查生动多了。
2.1 线上渠道的隐藏技能
来伊份APP的"建议有礼"板块做得挺聪明——不仅能文字留言,还能上传随手拍的柜台照片。有顾客拍到某门店的优惠立牌被货架挡住,第二天区域督导就带着卷尺去现场调整陈列高度了。
渠道对比 | 参与率 | 有效建议占比 | 整改响应速度 |
---|---|---|---|
小程序弹窗 | 18% | 62% | 5工作日 |
会员短信 | 7% | 81% | 3工作日 |
包裹卡 | 29% | 43% | 7工作日 |
三、建议落地的三个妙招
去年中秋节档期,有顾客反映满赠活动的坚果礼盒太大盒,来伊份当季就推出"迷你团圆包",销量环比增长130%。这种敏捷响应背后,藏着套成熟的建议转化机制。
- 48小时响应机制:所有渠道建议必须两天内分类
- 整改进度看板:在官网开辟建议处理公示区
- 建议者特权:被采纳建议的顾客享专属优惠码
我采访过杭州的来伊份区域经理,他说现在每周四的晨会固定要讨论前三位顾客建议。有次关于"下午茶套餐搭配不合理"的吐槽,直接促成了爆款组合"咖啡+猪肉脯"的诞生。
3.1 数据说话的艺术
通过分析近三个月的建议数据,发现关于优惠券使用的咨询量下降27%,但关于会员积分的建议量上升41%。这说明新升级的优惠系统操作更简便,但积分玩法还有优化空间。
四、真实案例:优惠活动变形记
家住浦东的张女士去年11月留言:"周末总忘记用限时券。"今年1月起,她的APP会在周五下午自动推送提醒:"您有3张周末券待使用"。这种个性化服务,让她的月均消费额从200元涨到350元。
另一个典型案例是大学生小王,他在微博@来伊份说:"满减活动老差几块钱凑单。"两个月后推出的"灵活满减"功能,允许将不同日期订单金额合并计算,年轻人使用率直接飙到78%。
五、顾客建议带来的蝴蝶效应
看似微小的建议会产生连锁反应。有顾客反映"找不到临期食品专区",来伊份不仅增设专区,还配套推出"晚8点惊喜折扣",既减少损耗又提升晚间客流。据尼尔森数据显示,这项改进使门店坪效提升19%。
现在走进任意一家来伊份门店,都能在显眼处看到"您的建议价值千金"的标语。收银员胸前的工牌也别着建议征集二维码,扫码就能跳转到有奖建议页面。这种把顾客当产品经理的做法,正在重塑休闲零食行业的服务标准。
说到底,优惠活动就像谈恋爱,不能光自己觉得好,得知道对方想要什么。下次当你收到来伊份的反馈邀请时,可别小看自己的建议——说不定下个月的爆款活动,就是你一句话催生的呢。
网友留言(0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