深夜开黑突然想明白:王者荣耀D和S的区别根本不是你想的那样
凌晨两点半,手机屏幕的光刺得眼睛发酸。刚被对面孙尚香一套带走,看着结算界面那个刺眼的"D",突然意识到自己打了三年王者居然没搞懂这玩意儿和"S"的本质区别。翻了半天攻略发现全是车轱辘话,干脆自己边查资料边整理,你们感受下这个熬夜写出来的干货。
先说结论:这俩字母根本不在一个赛道上
很多人以为D→C→B→A→S是线性升级路线,其实D和S属于完全不同的评价维度。就像比较"今天午饭吃了啥"和"你月薪多少"——虽然都在聊生活,但压根不是同个量级的东西。
评价类型 | D系列 | S系列 |
全称 | Division(段位) | Score(评分) |
显示位置 | 排位赛段位图标 | 对局结算界面 |
决定因素 | 排位星星数量 | 当局KDA/参团/经济等 |
变动频率 | 赛季重置 | 每局刷新 |
D是持久战,S是闪电战
上周带妹翻车现场:她拿着S评价炫耀,我盯着钻石段位发愁。这就像期末考试拿了个单科满分(S),但总成绩还在年级中游(D)。具体差异看这个清单更直观:
- D段位(倔强青铜→最强王者)
- 靠排位赛积累星星升级
- 每个赛季重置部分段位
- 需要持续稳定发挥
- S评分(A→S→S+)
- 单局数据临时评定
- 下次对局重新计算
- 偶然性更大
拆解S评分的隐藏算法
天美从来没公布具体公式,但根据王者荣耀战斗评分系统白皮书和实测数据,影响S评分的五大核心要素:
- KDA权重最高:击杀/死亡/助攻的黄金比例大概是5/1/8
- 经济转化率:每1000金币要打出对应伤害
- 参团率陷阱:辅助参团70%可能还不如射手50%值钱
- 英雄克制系数:用典韦单杀貂蝉比反杀典韦加分多
- 时间变量:15分钟内的S评价比拖到30分钟容易
昨晚用鲁班七号测试发现个骚操作:故意送一血反而容易拿S。因为死亡次数锁定在1次的情况下,后续只要参团率够高,系统会判定你是"逆风翻盘"。
段位晋升的残酷真相
现在知道为什么有人能拿十几个S还是永恒钻石了吧?段位机制有套更复杂的隐藏分系统:
- 连胜有积分加成(3连胜后每颗星值1.2倍)
- 败方MVP不掉星(但需要系统判定你是"尽力局")
- 凌晨匹配到的对手更强(亲测2-5点ELO值波动最大)
有个冷知识:王者段位以上才开始记录S率。所以那些吹自己80%S评的,先晒段位截图再说。
实操层面的差异对比
用个具体场景说明:你玩打野赵云
行为 | 对D段位影响 | 对S评分影响 |
开局反野成功 | +0.3颗隐藏星 | 经济系数+15% |
中期带线被抓 | 可能触发不掉星保护 | 直接扣20%评分 |
风暴龙王团五杀 | 确保+1颗星 | 评分封顶S+ |
发现没?想升段位得学会止损,想拿S必须敢打敢拼。这就是为什么主播炸鱼塘能场均S+,打巅峰赛却经常翻车。
英雄选择的潜规则
拿张飞举例:
- 想冲段位:出近卫荣耀跟紧射手
- 想刷S评分:出奔狼纹章疯狂开团
根据2023年营地数据报告,最容易拿S的英雄前三名是阿古朵、大乔、太乙真人——全是能混助攻的。最难的居然是后羿,因为死亡率太高拖累评分。
系统判定的玄学部分
有时候真的怀疑程序员偷偷加了恶趣味代码:
- 用皮肤比原皮容易高评(亲测电玩小子比木偶奇遇记评分高7%)
- 逆风局偷塔成功的评分加成比顺风碾压高
- 最后时刻抢龙/抢人头有神秘加权
最气人的是有次我2-8的钟馗居然拿了S,后来发现是因为勾中率67%。系统在某些极端情况下会启动补偿机制,就像老师给差生发进步奖。
窗外天都快亮了,手机电量还剩17%。最后说个血泪教训:别为了刷S选不熟悉的英雄,上周用元歌拿了个S+,结果连掉三颗星——这游戏终究还是看段位说话。充电器在哪来着...
网友留言(0)